大智若愚怎么写好看:
大智若愚书法图片
大智若愚历史词典解释
同“大智如愚”。清 薛福成《庸盦笔记.骆文忠公遗爱》:“或谓骆公生平不以经济自命,其接人神气浑穆,人视之固粥粥无能,而所至功成,所居民爱……岂其大智若愚耶?”
主谓 有才能有智慧的人,不露锋芒,表面上看来好像很愚笨。语本《全唐诗补编·全唐诗续拾》卷59:“众生与佛无殊,大智不异于愚。”水运宪《祸起萧墙》:“而后又举了许多理由来说服在傅,说小郭这个青年底子并不差,为人有主见,忠厚、老实,大智若愚。”△用于描写人的品性。→大巧若拙大勇若怯 外愚内智 ↔锋芒毕露 自命不凡 恃才傲物。也作“大智如愚”、“大智不异愚”。
词语分解:
- 大智的解释 1 ∶大智慧2 ∶有智慧的人
- 愚的解释 愚 yú 傻,笨:愚人
历史典故推荐:郄诜枝
借指科举第一。五代后唐和凝小重山词: “正是神京浪漫时。群仙初折得,郄诜枝。乌犀白纻最相宜。” 参见:○折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