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阁侍读怎么写好看:
内阁侍读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清顺治六年(1649)定内三院官制,各院增设侍读各一人。康熙九年(1670)内三院改为内阁后,额设侍读满洲十人,蒙古、汉军、汉人各二人,秩正六品,例以内阁典籍、中书升任。分置于内阁各房,掌草拟文移及校勘等事宜。
词语分解:
- 内阁的解释 1 2 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关3 明清两代的中央政务机构4 古时指贵族妇女居住的内室
- 侍读的解释 1.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。 宋 高承 事物纪原·法从清望·侍读:“ 唐明皇 开元 三年七月,敕每读史籍中有闕,宜选耆儒博硕一人,每日侍读。故 马怀素 褚元量 更日入直,此侍读之始也。” 清 潘荣陛 <帝京岁时纪胜>序:“如 班令史 之侍读禁中而作白6*虎通, 蔡邕 之校 汉 典而作独断是也。” 清 叶廷琯 吹网录·立忠王玙为太子:“盖 昭成 方娠, 説 侍读东宫,知其异事。”2
历史知识推荐:康进之
元棣州今山东惠民人,一说本姓陈。生平事迹不详,现存杂剧李逵负荆一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