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曲山大庙历史词典解释
又称文昌宫。在四川省梓潼县城北10千米七曲山,紧傍川陕公路。相传为晋人张亚子祀庙,殿内有塑像。《明史·礼志》载,张亚子居蜀七曲山,仕晋战没。人为立庙。唐、宋屡封至英显王,道家谓帝命梓潼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,故元加号为帝君。传说文昌帝君为主宰功名、禄位之神。寺庙创建于唐以前,历代兴废。今存建筑为明、清以来陆续修建。主要殿宇有桂香殿、天尊殿、关圣殿、家庆堂、文昌殿、大悲楼等20余处。建筑依山取势,高低错落,布局有序。周围古柏苍翠,红墙碧瓦处在绿阴丛中,环境幽雅静谧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词语分解:
- 大庙的解释 太庙。礼记·祭统:“君致齐於外,夫人致齐於内,然后会於大庙。” 郑玄 注:“大庙,始祖庙也。” 唐 白居易 二王后诗:“明堂大庙朝享时,引居宾位备威仪。”
历史地名推荐:湔阳城
在今四川广汉市西南古城坝。寰宇记卷73雒县: “湔阳故城,汉县,废城在县南。” 方舆纪要 卷67汉州: 湔阳城在 “州西南二十里。志云: 南北朝时置,以近湔水之阳而名”。正史未见湔阳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