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年辨材怎么写好看:
七年辨材历史词典解释
《史记.司马相如列传》载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其北则有阴林巨树,楩楠豫章。”南朝宋.裴骃《史记集解》:“豫章,大木也,生七年乃可知也。”唐.张守节《史记正义》:“按:《活人》云:‘豫,今之枕木也。章,今之樟木也。二木生至七年,枕樟乃可分别。”
豫、樟两种树木极相似,需生长七年后方能辨认区分。后因比喻贤才晚遇之典。
唐.白居易《寓意诗五首》其一:“豫樟生深山,七年而后知。”
词语分解:
- 七的解释 七 qī 数名,六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柒”代)
- 材的解释 材 cái 木料,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:材料
历史典故推荐:长鞭尺箠
代称苻坚。 宋陈亮云浓慢·六月十一日寿罗春伯词: “植根江表,开拓两河,做得黑头公末?骑鲸赤手,问何如长鞭尺箠? ” 参见:○投鞭断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