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国史院大学士历史词典解释
见“内三院大学士”。
词语分解:
- 内国的解释 中原之国。隋书·东夷传·靺鞨:“臣等僻处一方,道路悠远,闻内国有圣人,故来朝拜。”
- 大学士的解释 官名。 唐中宗 景龙 二年, 修文馆 置大学士四人。此大学士之始,然不常设。 宋 沿 唐 之旧, 昭文馆 、 集贤殿 大学士,皆宰相领之。 明 代始专以殿阁大学士为宰辅之官,然官阶仅五品,其职务是替皇帝批答奏章、承理政务。自 宣宗 时乃以师保尚书兼大学士,官尊于六卿,职近宰相,称为“阁老”。 清 因之,设内阁大学士四人,为正一品;协办大学士二人,为从一品,成为文臣最高的官位,称为“中堂”。
历史官职推荐:符玺令丞
官名。秦少府所属有符玺令,史记·李斯列传有“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令事”之语。通志·氏族略记符公雅系鲁顷公之后“为秦符玺令,因以为氏。”其职掌约与后世的监印官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