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京国子监历史词典解释
官署名。始置于辽道宗清宁六年(1060),设在中京 (今内蒙昭乌达盟宁城西大明城),职掌参见“国子监”。
词语分解:
- 中京的解释 1.指围堑中央的堡垒。京,人工筑起的高丘。三国志·魏志·公孙瓒传:“ 瓚 以为救兵至,遂出欲战。 绍 设伏击,大破之,復还守。 绍 为地道,突坏其楼,稍至中京。”2.古代都城名。南齐书·明帝纪:“昔 中京 沦覆,鼎玉东迁。”此指 洛阳 。 唐 李白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序:“ 中京 重覩於 汉 仪,列郡还闻於 舜 乐。”此指 长安 。元史·耶律留哥传:“於是尽有 辽东 州郡,遂都咸平,号为
- 国子监的解释 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,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
历史官职推荐:角工中士、下士
官名。周礼地官之属有角人下士二人,掌征收齿角骨物于山泽之农以当地税。北周于冬官府司木中大夫之下置角工中士,正二命;角工下士,正一命。掌齿角骨物的加工工艺,与周礼·地官的角人所掌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