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饷司怎么写好看:
军饷司历史词典解释
官署名。清末度支部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掌核全国海陆各军、长江水师、在京各旗、驻防旗兵、各省绿营、官设警兵饷项并各省报解协饷各事宜。置郎中三人,员外郎六人,主事三人。
官署名。清末置,属度支部。掌稽核全国陆海各军、在京各旗、各处驻防并绿营、警兵饷项及各省报解协饷等事务。司内分置京旗科、直东科、江皖科、闽粤科、楚豫科、秦晋科、川滇科、庶务科,以分理本司事务。
词语分解:
- 军饷的解释 军人的薪俸和给养。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:“乞暂将 嘉靖 三十九年 浙 直 两处赃罚,照数解与各军门,听其处补军餉。”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:“时 明 关 外军餉皆海运积 觉华岛 ,距 寧远城 南十六里。” 周6*恩6*来 红军给养与经济问题:“红军中废除军饷,只发零用钱与吃饭钱。”
- 司的字典解释 司 sī 主管,操作:司法
历史官职推荐:奉信郎
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607以后置,五十员,从九品,为正员,寻改为散从郎,量事大小,受命出使。隶谒者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