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梁司寇怎么写好看:
大梁司寇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又称“邦司寇”。战国魏置。中央政府高级官员,掌刑徒及督造兵器。魏惠王九年(前361)迁都大梁,故名。《三代吉金文存》卷三第四三页:“(梁)廿又七年, 大(梁)司寇[赵]亡(无)智(铸)。”
词语分解:
- 大梁的解释 1 ∶架在山墙或屋架上最高的一根横梁,也叫正梁、脊檩2 ∶主要的任务或责任人他在单位挑大梁3 ∶战国时 魏国都城,现 河南省 开封市魏有隐士曰 侯赢…为 大梁夷门东门监者。——史记·魏公子列传
- 司寇的解释 1 ∶古代官名。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司法和纠察的长官2 ∶姓
历史官职推荐:治中从事
见“治中”。 官名,汉置,也简称治中,为州佐吏。在司隶校尉则称功曹从事,在其他十二州则称治中从事,掌州选署及文书案卷众事。见后汉书·百官志五·州郡。其后,晋和南朝梁沿置。见晋书·职官志·州、隋书·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