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喈倒屣怎么写好看:
伯喈倒屣历史词典解释
同“倒屣迎宾”。南朝 陈 徐陵《答李颙之书》:“子桓虚坐,宁不敬期;伯喈倒屣,固以相属。”
词语分解:
- 伯喈的解释 汉 蔡邕 的字。 邕 性笃孝。少博学,好辞章,精音律,善鼓琴,工书画。 灵帝 时拜郎中。 董卓 征召为祭酒,累迁中郎将。后以 卓 党死狱中。后汉书·蔡邕传下:“ 伯喈 旷世逸才,多识 汉 事,当续成后史,为一代大典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·诔碑:“ 孔融 所创,有慕 伯喈 。” 明 高明 琵琶记·副末开场:“孝矣 伯喈 ,贤哉 牛氏 ,书馆相逢最惨凄。”
- 倒屣的解释 亦作“ 倒屧 ”。1.急于出迎,把鞋倒穿。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:“时 邕 才学显著,贵重朝廷,常车骑填巷,宾客盈坐。闻 粲 在门,倒屣迎之。 粲 至,年既幼弱,容状短小,一坐尽惊。 邕 曰:‘此 王公 孙也,有异才,吾不如也。’”后因以形容热情迎客。 唐 皮日休 初夏即事寄鲁望诗:“敲门若我访,倒屣欣逢迎。”屣,一本作“ 屧 ”。 元 任昱 折桂令·同友人联句曲:“既有当壚,毋劳倒屣,便可投辖
历史典故推荐:期颐
礼记.曲礼上:“百年曰期颐。”郑玄注:“期,犹要也;颐,养也。不知衣服食味,孝子要尽养道而已。”孙希旦集解:“百年者饮食、居处、动作,无所不待于养。方氏 悫曰:‘人生以百年为期,故百年以期名之。’”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