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职官表历史词典解释
书名。清洪饴孙撰。三卷。曹魏官制,纷更升降,与汉大殊;吴、蜀虽名因汉制,亦有异同。而陈寿《三国志》无志、表,裴松之注亦复杂无准。饴孙搜采诸书,撰是书以补其缺。其改“志”为“表”,是便于集三国之异同,汇一时之体制大略。又参用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之例,记其居官之人,以验证此官之有无;叙其迁转之阶,以比较诸职之高下。魏制较详,吴、蜀为略,故首列魏,其次蜀、吴,以详缀略,便于参校互稽。此表之成,使考三国官制者一览了然。
词语分解:
- 三国的解释 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公元222—280
历史知识推荐:脱脱不花
1422—1452 明代蒙古可汗。元裔阿寨台吉之长子。或称为不花王、普化可汗。初与脱欢合作,宣德九年1434大败东蒙古太师阿鲁台。正统三年1438攻杀阿鲁台所立阿岱汗,同年被脱欢立为可汗,号岱总汗。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