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卫军都指挥使、副都指挥使历史词典解释
武官名。金置,见“武卫军都指挥使司”。
词语分解:
- 武卫的解释 1.谓以武力藩卫。书·禹贡:“三百里揆文教,二百里奋武卫。” 孔 传:“文教外之二百里奋武卫,天子所以安。”汉书·王莽传中:“在揆文教,奋武卫,是为惟垣。”2.军制名。 汉 末 曹操 为丞相,设武卫营。 魏文帝 置武卫将军以统率禁旅。 隋 置左右武卫,各置大将军、将军。 唐 因 隋 制。 宋 沿其制。 元 初有武卫军,不久改称侍卫亲军。 至元 二十六年设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,掌管修治城隍等工役,性质
历史官职推荐:应天府尹
官名。北宋陪都应天府长官,神宗元丰1078—1085改制前为三品。常阙而不授,另置知应天府事。 官名。1宋置,见“河南府尹”。2明初以南京为京师,应天府尹为京师的行政长官。永乐中迁都北京,以南京为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