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千石郎怎么写好看:
二千石郎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尚书省二千石曹长官通称。三国魏始置,资浅者亦称郎中,资深者可转侍郎。秩四百石,六品。西晋沿置,东晋康帝、穆帝以后罢。北魏复置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定郎为从五品中,郎中五品上; 二十三年皆称郎中,六品,然仍可通称为郎。北齐沿置,隶都官尚书,六品上。
官名,三国时曹魏始置,为尚书省二千石曹长官的通称。掌监察京师外官吏非法违规得失等事。参看“二千石曹”条。
词语分解:
- 二的解释 二 èr 数名:一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贰”代)
- 石郎的解释 1.指 宋 石公弼 。 明 高启 次韵过建平县:“茶市逢山客,枫祠祭 石郎 。” 金檀 注:“一统志:‘ 宋 石公弼 知 广德县 ,有政绩。’”2.指 宋 石公弼 。 明 高启 次韵过建平县:“茶市逢山客,枫祠祭 石郎 。” 金檀 注:“一统志:‘ 宋 石公弼 知 广德县 ,有政绩。’”
历史官职推荐:督运令史
官名。晋朝置,掌督运军粮。晋书·五行中: “丞相府斩督运令史淳于伯”,“是时,后将军褚裒镇广陵,丞相扬声北伐,伯以督运稽留及役使赃罪,依军法戮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