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安山大昭孝寺历史词典解释
元代佛寺。建于大都(今北京)西北寿安山下。延祐七年(1320),英宗拨钞千万贯,调军卒一万数千人建寺,命左丞相拜住督造。文宗天历元年(1328),立寿安山规运提点所领之。三年,改昭孝营缮司。至顺二年(1331),给钞十万锭扩建,命右丞相燕帖木儿等总督工役,又以晋王邸属民二万四千余户隶寺院为永业户。寺中有卧佛殿,所供卧佛乃至治元年(1321)冬冶铜五十万斤铸成。身长五米余,右胁而卧,三面环立十二个泥塑的释迦牟尼弟子,表现释迦牟尼临终(涅槃)前向弟子嘱托后事的情景。寺以卧佛闻名,故俗称卧佛寺。
词语分解:
- 寿安的解释 1.长寿而安泰。韩非子·安危:“忍痛,故 扁鹊 尽巧;拂耳,则 子胥 不失:寿安之术也。”2.牡丹之一种。 宋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·花释名:“细叶粗叶寿安者,皆千叶肉红花,出 寿安县 锦屏山 中,细叶者尤佳。” 明 邱璿 牡丹荣辱志:“花卉蕃膴於天地间,莫踰牡丹……九嬪:牛黄、细叶寿安、九蘂真珠、鹤翎红、鞓红,潜谿緋、朱砂红、添色红、莲叶九蘂。”
历史知识推荐:振威大夫
散阶称号。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始定,为武职从一品之封赠。初,武职中属八旗者正、从一品封光禄大夫,属绿营者正、从一品封荣禄大夫。至此,始分正、从,并统一封赠。五十一年,改振威将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