禀假掾史怎么写好看:
禀假掾史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东汉大将军营部职吏。《续汉书·百官志: “禀假掾史,主禀假禁司。”
官名,汉置,属将军府,掌禀假禁司。禀(廪):赐人或供给以谷,也指俸给。假:贷、给与。禀假:俸给和借贷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一·将军》:“禀假掾史,主禀假禁司。”
词语分解:
- 禀假的解释 谓俸给及借贷。后汉书·张禹传:“ 禹 上疏求三岁租税,以助郡国稟假。” 李贤 注:“稟,给也;假,贷也。”资治通鉴·汉灵帝建宁元年:“黄门从官騶蹋踧 蕃 曰:‘死老魅!復能损我曹员数、夺我曹稟假不!’” 胡三省 注:“稟,给也;假,借也。”
- 掾史的解释 官名。 汉 以后中央及各州县皆置掾史,分曹治事。多由长官自行辟举。 唐 宋 以后,掾史之名渐移于胥吏。后汉书·百官志一:“﹝太尉﹞掾史属二十四人。”西京杂记卷二:“ 买臣 至郡,引﹝ 钱勃 ﹞为上客,寻迁为掾史。” 清 邵长蘅 阎典史传:“ 应元 ( 阎应元 )起掾史,官京仓大使。”
历史官职推荐:永巷令丞
官名。汉初少府所属有永巷令及丞。汉书·高帝纪注:“师古曰:永,长也,本谓宫中之长巷也。”宫中长巷深处即所谓后宫,婕妤以下皆属之。永巷令丞以宦者为之,掌管有关宫女的事务。汉武帝时更名掖廷令丞。因为宫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