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夭新妇怎么写好看:
桃夭新妇书法图片
桃夭新妇历史词典解释
源见“桃夭之化”。指新婚女子。清 李渔《闲情偶寄.演习》:“赵五娘于归两月即别蔡邕,是一桃夭新妇。”
偏正 年轻貌美的新妇。语本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**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选剧第一》:“赵五娘于归两月,即别蔡邕,是一桃夭新妇。”△多用于描写漂亮的新娘。
词语分解:
- 桃夭的解释 诗·周南有桃夭篇,赞美男女婚姻以时,室家之好。后因以指婚嫁。 汉 阮瑀 止欲赋:“思桃夭之所宜,愿无衣之同裳。” 唐 白居易 得乙女将嫁于丁既纳币而乙悔丁诉之乙云未立婚书判:“请从玉润之诉,无过桃夭之时。”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楔子:“只为 禹门 浪煖催人去,因此匆匆未敢问桃夭。” 清 李渔 玉搔头·讯玉:“我只怕盼于归,负却桃夭。”
- 新妇的解释 称“新娘子”
历史典故推荐:急公好义
急于公事,好作义举。明.毕自严贺从弟渌池举乡饮宾介序:“急公好义,自占修石城垂百尺,岁时财赋,率先输纳,用补族中之寒俭者。”官场现形记三四回:“此次由上海捐集巨款,来晋赈济,急公好义,已堪嘉尚。”鲁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