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州断事官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元太宗六年 (1234) 始设,为燕京行尚书省长官,掌管中原政刑财赋,又称行天下诸路也可札鲁忽赤、燕京等处行尚书省事等。中统元年 (1260) 罢。
词语分解:
- 中州的解释 旧指居全国中心的今河南省一带;中原
- 断事官的解释 官职名。 北齐 僧职有断事沙门,掌断处僧人犯佛教戒律之事。 元 至正 初设断事官一员,后增至八员,隶枢密院,掌管裁决军府刑政狱讼的事务。 明 初 太祖 置行枢密院,寻改置大都督府,下设有断事官,总治五军刑狱,后废除。参阅 宋 赞宁 僧史略·杂任职员、元史·百官志三、明史·职官志五。
历史官职推荐:车司马
官名。秦置。汉书·靳歙传:“战蓝田北,斩车司马二人。”颜师古注引张晏曰:“主车也”。 官名,秦汉皆置,掌率战车作战。汉书·靳歙传:“又战兰田北,斩车司马二人,骑长一人,首二十八级,捕虏五十七人。”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