漕粮民折官办历史词典解释
清代漕粮征收法之一。州县官向纳粮民户征收折色,而后采办粮谷,漕运京师与通州各仓。地方官多贵折贱购,从中渔利。
词语分解:
- 漕粮的解释 1.我国封建时代由东南地区漕运京师的税粮。辛亥革命后改征货币,漕粮名存实亡。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·田制三:“ 有明 自漕粮而外,尽数折银,不特折钱之布帛为银,而歷代相仍不折之穀米,亦无不为银矣。”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:“自 康熙 以后,国大饥,则海运漕粮以賑之。”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:“尽管你钱债逼得紧,漕粮催得凶,还怕会还不出么!”2.指征收漕粮的官员。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:“小米买到八
- 官办的解释 由官方出资创办或经营这是一份官办的报纸官办企业
历史知识推荐:北征后录
后後 书名。明金幼孜撰。一卷。永乐十二年1414成祖北征瓦剌答里巴、马哈木太平与把秃孛罗,幼孜扈从出塞。自三月十七日出征至八月一日回京,在行军途中逐日记行程道路、山川要塞、气候、见闻。所记往还主要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