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节中郎将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三国吴置。为领兵武职,屯于柴桑(今江西九江)等军事要地。陆抗自建武校尉迁此。
官名,三国吴置,为领兵将官,掌帅军征伐,或驻守一方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抗传》:“赤乌九年,迁立节中郎将,与诸葛恪换屯柴桑。”
词语分解:
- 立节的解释 树立节操。淮南子·氾论训:“ 季襄 、 陈仲子 立节抗行,不入洿君之朝,不食乱世之食,遂饿而死。”后汉书·朱穆传:“公卿共表 穆 立节忠清,虔恭机密,守死善道,宜蒙旌宠。” 唐 聂夷中 胡无人行:“男儿徇大义,立节不沽名。”
- 中郎将的解释 1 官名。秦置。西汉时皇帝卫侍有五官中郎将的名号;地位仅次于将军武以中郎将使持节。——汉书·李广苏建传2 又副中郎将张胜。
历史官职推荐:主章长
官名。西汉属将作大匠,有丞,主管将作大匠所用木料。东汉省。 官名,汉置,属将作大匠,掌管大木材,供东园大匠用。见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将作少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