倡和怎么写好看:
倡和书法图片
倡和历史词典解释
源见“一倡一和”。谓一人首唱,他人相和,互相应答。后亦指以诗词相酬答。《礼记.乐记》:“倡和清浊。”孔颖达疏:“先发声者为倡,后应声者为和。”宋 葛立方《韵语阳秋》卷十五:“〔陈后主〕与幸臣各制歌词,极于清荡,男女倡和,其音甚哀。”
词语分解:
- 倡和的解释 1.一人首唱,他人相和,互相应答。语出诗·郑风·萚兮:“叔兮伯兮,倡予和女。”礼记·乐记:“倡和清浊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先发声者为倡,后应声者为和。”2.指以诗词相酬答。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五:“﹝ 陈后主 ﹞与倖臣各製歌词,极於轻荡,男女倡和,其音甚哀。”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三折:“全凭着花月为媒,共佳人倡和传杯。”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:“ 赵 以寒士,而留余仍住 王公 旧屋,
- 倡的字典解释 倡 chàng 发动,首先提出:倡言,倡始
- 和的字典解释 和 hé 相安,谐调:和美
历史典故推荐:枝干相持
犹枝叶相持。三国 魏 曹冏六代论:“暨乎战国,诸姬微矣……至于王赧,降为庶人,犹枝干相持,得居虚位。” 见“枝叶相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