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救国会历史词典解释
五四运动前,北京的一部分学生组织的爱国社团。1918年5月,在中国人民反对《中日共同防敌协定》的斗争中,北京大学和其他各校的学生组织起学生救国会(初名爱国会)。1918年暑假,学生救国会派出代表南下天津、济南、武汉、九江、上海等地,会见学生中的先进分子,拜访孙中山、廖仲恺等人,并与《民国日报》的邵力子、《申报》的史量才、江苏教育会的黄炎培等进行联系。因此,学生救国会几乎成为全国性的团体,并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。1919年春,北京大学学生会成立,救国会成员中的北大学生全部加入该会。
词语分解:
- 学生的解释 1 ∶在学校学习的人2 ∶接受他人的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
- 国会的解释 全国性的议会第七十一届国会
历史事件推荐:梁氏擅政
西夏统治集团内部争夺6*权力的斗争。毅宗谅祚亲政后,迎娶已蕃化之汉人梁氏为后,并以其弟梁乙埋为“家相”,参与朝政决策。拱化五年 公元1067年毅宗死,子秉常八岁继位,是为惠宗。母梁氏以太后摄政,舅梁乙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