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昉怎么写好看:
李昉历史词典解释
925—996
北宋深州饶阳(今属河北)人,后居真定(今河北正定),字明远。后晋时以荫补斋郎,后汉乾祐进士。后周显德中为记室,从征淮南,擢知制诰,判史馆,翰林学士。宋初,加中书舍人。建隆三年(962),罢为给事中。谪彰武军行军司马,居延州。开宝二年(969)召还,复拜中书舍人、直学士院。屡知贡举,进《开宝通义》二百卷。历翰林学士、判吏部铨。太宗即位,加户部侍郎,同修《太祖实录》。太平兴国八年(983),擢参知政事,拜平章事,加监修国史。主张与契丹修好,弭兵息民。端拱元年(988)罢相。淳化二年(991)复相,四年罢。曾主编《太平御览》、《文苑英华》、《太平广记》等。
词语分解:
- 李的字典解释 李 lǐ 落叶小乔木,果实称“李子”,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,可食:李代桃僵(原用“桃”“李”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,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)
- 昉的字典解释 昉 fǎng 明亮
历史知识推荐:关中书院
见“明末四书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