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官仪怎么写好看:
汉官仪书法图片
汉官仪历史词典解释
书名。东汉应劭撰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裴松之注引司马彪《续汉书》,举劭所著书有《汉官仪》之名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为十卷。书久佚。宋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称此书为一卷,“载三公官名及名姓州里”。当是残本,今亦不传。清孙星衍据类书、古注辑为二卷,收于《平津馆丛书》。据辑本,此书主要记叙汉代职官制度,朝会、郊祀、封禅仪式以及有关车服玺绶的规定。

《汉官仪》书影
词语分解:
- 汉官仪的解释 见“ 汉官威仪 ”。
- 汉官的解释 指古代少数民族王朝中的 汉 人官吏。元史·祭祀志五:“集贤院奏遣 汉 官,翰林院奏遣 蒙古 官,出璽书给驛以行。”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四章第一节:“在这样不同的经济关系基础上, 夏国 建立起所谓‘蕃官’与‘ 汉 官’两套并行的政治制度。”
- 仪的字典解释 仪 (儀) yí 人的外表或举动:仪态
历史知识推荐:火牌
乘驿凭信。为邮符之一种,清制,兵役因差驰驿者,皆给以火牌,内填有应给夫马、车船之数,并以此领取口粮。沿途驿站例查验火牌,予以接待供给。参见“邮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