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洲缺怎么写好看:
满洲缺历史词典解释
清代文职官缺之一种。亦称满缺、满洲官缺。指额定由满人补任之官职。凡内外文官之缺分为六种:宗室缺、满洲缺、蒙古缺、汉军缺、内务府包衣缺、汉缺。满缺,专指为有满洲旗籍身份之官员所设额缺。京官除顺天府府尹、府丞、奉天府府丞,京府、京县官及司坊官无满洲缺外,大学士以下,翰林院孔目以上皆有。奉天府府尹、奉锦山海道、吉林分巡道、直隶热河道、口北道、山西归绥道及各省理事同知、通判皆为其专缺。各部院衙门笔帖式,皆定有其缺。宗室、内务府包衣、汉军得用京堂以上额缺。凡外任官,蒙古得其缺。满洲可用汉缺,然而无微员,不任从六品首领、佐贰以下之官。
词语分解:
- 满洲的解释 中国东北一带
- 缺的字典解释 缺 quē 不够:缺乏
历史知识推荐:叔孙婼
?—前517 即叔孙昭子。春秋末鲁国人。叔孙豹之子。鲁昭公五年前537以乱宗之罪杀立己之竖牛。曾掌鲁国之政。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,昭公伐季氏失败,被迫外逃,他在阚今山东汶上西南回朝劝季平子迎昭公回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