廷杖怎么写好看:
廷杖书法图片
廷杖历史词典解释
明代皇帝责打大臣之杖刑。始于洪武初。工部尚书薛祥曾毙于杖下。成化前,大臣受杖尚容着厚棉底衣,以重毡叠裹,意在示辱,故不致死。正德时,刘瑾窃权,乃去衣行刑,受杖者每立毙杖下,幸不死者亦残废终生。武宗南巡,大臣因谏阻而受廷杖者达一百四十六人,死十一人。世宗时争大礼受杖者一百三十四人,死十六人。天启间,魏忠贤擅政,工部郎中万燝被杖死,后罢,而以其欲害者下镇抚司狱。
词语分解:
- 廷杖的解释 帝王在朝廷上杖责臣子
- 廷的字典解释 廷 tíng 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:朝(ch俹 )廷
- 杖的字典解释 杖 zhàng 扶着走路的棍子:手杖
历史知识推荐:四率
又称四卫。官名合称。晋武帝建东宫,初置中卫率。泰始五年269分为左右卫率,惠帝时又加前后二卫率,合称四率或四卫。主宫门卫士,概为东宫近卫军官。十六国时前凉及后赵亦置。东晋、南朝时,东宫宿卫军时有增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