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行不贰怎么写好看:
言行不贰书法图片
言行不贰历史词典解释
犹言行一致。《晋书.孝友传.许孜》:“至性孝友,立节清峻,与物恭让,言行不贰。”
主谓 言行一致。《晋书·孝友传·许孜》:“至性孝友,立节清峻,与物恭让,言行不贰。”△多用于描写人的品格。→言行若一 ↔言行不符
词语分解:
- 言行的解释 一个人的语言和行动言行一致,表里如一
- 不贰的解释 1.专一,无二心。左传·昭公十三年:“君苟有信,诸侯不贰,何患焉?”楚辞·九章·惜诵:“事君而不贰兮,迷不知宠之门。” 元 刘壎 隐居通议·诗歌五:“﹝ 严续 ﹞为 元宗景 所知,两登相位,尽忠不贰。” 鲁迅 华盖集续编·记发薪:“不过临时发布‘亲领’命令的施主却还有,只是已非善于索薪的骁将,而是天天‘画到’,未曾另谋生活的‘不贰之臣’了。”2.一律;没有差异。管子·轻重乙:“ 桓公 曰:‘然则
历史典故推荐:河东之亡
42` 同“汉箧亡书”。清 钱谦益跋宋版〈左传〉:“其脱落在未归文靖之前,不知又几何年也!不图一旦顿还旧观,羽陵之蠹复完,河东之亡再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