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马池镇怎么写好看:
甲马池镇历史词典解释
在湖北省咸丰县南部。面积296平方千米。人口5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甲马池,人口 2760。原名蛤蟆池,清光绪年间误写为甲马池,故名。1949年属二区。1958年属杨洞公社。1975年设甲马池公社。1984年设镇。地处曲江东岸山间坪坝。主产稻、玉米、薯米、油菜籽,并产天麻、黄连、茶叶、生漆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铅、锌。有陶瓷、化肥、电力、木材加工等厂。为县南部重要物资集散地。有公路通县城。
词语分解:
- 甲马的解释 1.铠甲和战马。泛指军备或战事。 唐 杜甫 严氏溪放歌行:“天下甲马未尽销,岂免沟壑常漂漂。”宋史·兵志四:“臣窃谓 陕西 、 河东 弓箭手,官给良田,以备甲马。”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:“每值驾出,甲马拥塞驰道。”醒世恒言·卖油郎独占花魁:“甲马丛中立命,刀鎗队里为家。”2.迷信者所画的神符。水浒传第三八回:“原来这 戴院长 ……把两个甲马拴在两隻腿上,作起神行法来,一日能行五百里。” 清
- 镇的解释 镇 (鎮) zhèn 压:镇尺(用金属、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,用来压书和纸
历史地名推荐:犀浦镇
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废犀浦县置,属郫县。即今四川郫县东南二十里犀浦镇。 在四川省郫县东部。面积27.6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犀浦,人口6400。因秦蜀守李冰在此置石犀一头,故名。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