勒停怎么写好看:
勒停历史词典解释
官制用语。宋朝对官员的一种处分。若官员罪在编管以上,则追毁其有出身以来文字,除名降为平民,称为勒停,又称停任。
官员降罚方式之一。宋制,官员犯罪即勒令停职,称为勒停或停任。
词语分解:
- 勒停的解释 1.强制停止。梁书·武帝纪下:“ 江子四 等封事如上,尚书可时加检括,於民有蠹患者,便即勒停。”2.勒令停职。 宋 陆游 奏筠州反坐百姓陈彦通诉人吏冒役状:“诸州县公人,曾因犯罪勒停。”续资治通鉴·宋仁宗景祐三年:“ 逢年 等二十二人决配远州军牢城,其为从者皆勒停。”
- 勒的字典解释 勒 lè 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:马勒
- 停的字典解释 停 tíng 止住,中止不动:停止
历史官职推荐:火器营总统大臣
官名。清朝火器营之长官。康熙三十年1691置,于王、公、领侍卫内大臣、都统、前锋统领、护军统领、副都统内特简,无定员。随同掌印总统大臣一道掌内外火器营之政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