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湖等路行枢密院历史词典解释
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简称荆湖行院。设于世祖至元十年(1273)四月,掌镇守襄阳诸军。十一年三月,改为荆湖行省。八月,又改为河南行省。
词语分解:
- 枢密院的解释 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。主管官称枢密使。 五代 、 后梁 建崇政院,以崇政使知院事。 后唐庄 宗 同光 元年改为枢密院,以枢密使知院事与宰相共秉朝政,文事出中书,武事出枢密。 宋 代与中书省分掌军政,号为“二府”。 辽 分置北枢密院相当兵部、南枢密院相当吏部及 汉 人枢密院掌 汉 族地区兵马。 元 代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、边防及宫廷禁卫等事。 明太祖 改置大都督府,枢密院遂废。参阅文献通考·职官十二
历史官职推荐:厩尉
流外官名。唐于太子仆寺厩牧署置,员额二人,秩流外二品,掌车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