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班差使怎么写好看:
三班差使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北宋置,为无品武阶官,位在三班借职下、三班借差上。徽宗政和二年 (1112) 重定武臣官名,改进武校尉。
武臣本官阶。宋初置,为三班院差使的简称,为无品级小使臣之一。政和二年(公元1112年)易以武阶官之名,称进武校尉,秩未入流。
词语分解:
- 三班的解释 1. 宋 代官制,以供奉官、左右班殿直为三班,后亦以东西供奉,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职为三班。 宋 曾巩 再议经费札子:“国初承旧以供奉官、左右班殿直为三班,六都知行首领之,又有殿前承旨班院,别立行首领之; 端拱 以后,分东西供奉,又置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职,皆领於三班,三班之称亦不改。” 宋 崔公度 金华神记卷二:“ 汴 人有 吴生 者,世为富人,而生以娶宗女,得官於三班。”2.见“ 三班六房 ”。3
- 差使的解释 1 ∶派遣2 ∶指官职或职务那年冬天,祖母死了,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。——朱自清背影3 ∶被派去做的事帮着提提药葫芦,都感到是很美的差使。——吴伯箫猎户
历史官职推荐:直隶清吏司员外郎
官名。清朝刑部直隶清吏司副长官。简称直隶司员外郎。乾隆六年1741设。满、蒙各一人,汉二人,从五品。佐郎中掌顺天府、直隶及八旗游牧察哈尔左翼所属刑名。光绪三十二年 1906,刑部改为法部,遂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