兼弱攻昧取乱侮亡历史词典解释
兼并弱小者,攻打昏暗者,夺取政治混乱者,欺侮丧邦亡国者。 原指商汤施行德政,消灭昏暴之国。 后亦用以形容西方列强所推行的强权政治。语出《书.仲虺之诰》:“佑贤辅德,显忠遂良,兼弱攻昧,取乱侮亡,推亡固存,邦乃其昌。”清.谭嗣同《思纬氤氲台短书.报贝元征》:“至于取人之国,专尚阴谋狡险,此兵家之道,所谓‘兼弱攻昧,取乱侮亡’。”
词语分解:
- 侮亡的解释 指打击、施压力于已有灭亡征象的国家。书·仲虺之诰:“兼弱攻昧,取乱侮亡。” 孔 传:“弱则兼之,闇则攻之,乱则取之,有亡形则侮之。”旧唐书·武宗纪:“夫天之所废,难施继絶之恩;人之所弃,当用侮亡之道。” 宋 王安石 敕牓交趾:“天示助顺,已兆布新之祥;人知侮亡,咸怀敌愾之气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摩尼珠
晋 法显佛国记:“〔师子国〕多出珍宝珠玑,有出摩尼珠地,方可十里。”又涅槃经:“如摩尼珠,投之浊水,水即为清。”后以“摩尼珠”为宝珠。唐 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诗:“惟有摩尼珠,可照浊水源。”宋 苏轼次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