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和镇怎么写好看:
三和镇历史词典解释
在江苏省海门市西南部、浒通河两岸。面积37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上三和,人口5000。昔有徐、杜、沈三家开设小店,名三和镇,后因重名改今名。1949年为三和乡,1957年滨海、三民、路南等乡并入。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4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等。特产薄荷、小辣椒。有纺织、服装、机械、化工、建材等厂。有公路接通启公路。
词语分解:
- 三和的解释 1.三次调弦演奏。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之三:“六变鼓鐘,三和琴瑟。”2.指三种祭品。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之六:“三和实俎,百味浮兰。”3. 元 明 俗语,喂牲口谓之撒和,三和谓喂料三次。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二折:“便驴骡也与他槽头细草添三和。”
- 镇的字典解释 镇 (鎮) zhèn 压:镇尺(用金属、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,用来压书和纸
历史地名推荐:下店镇
清置,属同安县。即今福建厦门市西北三十六里城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