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部试怎么写好看:
礼部试历史词典解释
科举考试方式之一,为较乡试高一级的考试。唐始设。唐初,吏部掌贡举,由考功员外郎主持考试。州县乡贡举子至京应试。开元二十四年(736),以考功员外郎资望轻,移贡举于礼部,始称礼部试。因吏部、礼部均属尚书省,又称省试。定制,由礼部侍郎主持,试毕送中书门下详复。其后,礼部侍郎缺,亦以别官主考,称为权知贡举。宋沿唐制,又称南省试、春试。于贡院举行,设知贡举掌之。英宗以后,每三年举行一次。解试合格者皆可赴试,呈验解牒,交纳试纸,加盖官印。考期均在春季,或正月,或二、三月。按照不同科目,第一日考诗赋经义,第二日考论,第三日考策。考试合格者,由贡院放榜,正式奏名朝廷后参加殿试。其中考中第一名者称为省元。金代称省试或会试。其后,元、明、清各朝均称会试。
词语分解:
- 礼部的解释 官署名,清代中央政府的六部之一,掌礼乐、祭祀、封建、宴乐文学校贡举的政令
- 试的字典解释 试 (試) shì 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:试车
历史知识推荐:吴猎
1143—1213 南宋潭州醴陵今属湖南人,字德夫,学者称畏斋先生。曾从张栻、朱熹问学。淳熙进士。张栻经略广西,檄摄静江府教授。后知无锡县,得陈傅良推荐,召试,守秘书省正字。宁宗即位,累迁监察御史。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