缄口怎么写好看:
缄口书法图片
缄口历史词典解释
源见“三缄其口”。谓闭口不言。汉 蔡邕《铭论》:“周庙金人,缄口以慎。”隋 王通《中说.礼乐》:“汝将闭门却扫欤?不知缄口而内修也。”
词语分解:
- 缄口的解释 孔子家语·观周:“ 孔子 观 周 ,遂入太祖 后稷 之庙,庙堂右阶之前,有金人焉,三缄其口,而铭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。’”后因谓闭口不言为“缄口”。 汉 蔡邕 铭论:“ 周 庙金人,缄口以慎。” 隋 王通 中说·礼乐:“汝将闭门却扫歟?不知缄口而内修也。” 清 沉起凤 谐铎·屏角相郎:“妯娌间有乞其谈相者,缄口不道一字。” 叶蔚林 蓝蓝的木兰溪:“伙房的大师傅和通讯员 小安 正在井边咬耳朵
- 缄的字典解释 缄 (緘) jiān 捆东西的绳索
- 口的字典解释 口 kǒu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(亦称“嘴”):口腔
历史典故推荐:峨冠博带
高耸的帽子和宽阔的衣带,是古代士大夫的装束。元代关汉卿谢天香剧第一折:“必定坐峨冠博带一个名士大夫。” 见“高冠博带”。三国演义37回:“忽人报:‘门外有一先生,~,道貌非常,特来相探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