漕粮官收官兑历史词典解释
清代漕粮征收法之一。清初漕粮之征收与交兑,沿明制由纳粮户向运军交兑。顺治九年(1652)改为州县征收漕粮贮存仓廒,再由州县向运军交兑,是谓官收官兑。
词语分解:
- 漕粮的解释 1.我国封建时代由东南地区漕运京师的税粮。辛亥革命后改征货币,漕粮名存实亡。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·田制三:“ 有明 自漕粮而外,尽数折银,不特折钱之布帛为银,而歷代相仍不折之穀米,亦无不为银矣。”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:“自 康熙 以后,国大饥,则海运漕粮以賑之。”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:“尽管你钱债逼得紧,漕粮催得凶,还怕会还不出么!”2.指征收漕粮的官员。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:“小米买到八
历史知识推荐:四姓小侯
指东汉樊氏、郭氏、阴氏、马氏四姓外戚子弟。后汉书·明帝纪载:永平九年66,“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,置五经师”。李贤注引袁宏汉纪曰:“永平中崇尚儒学,自皇太子、诸王侯及功臣子弟,莫不受经。又为外戚樊氏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