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去令尹不忧历史词典解释
《吕氏春秋》卷二十《知分》:“孙叔敖三为令尹而不喜,三去令尹而不忧,皆有所达也。”《史记.邹阳列传》唐.司马贞《索隐》:“三得相不喜,知其才之自得也;三去相不悔,知非己之罪也。”
楚国孙叔敖,三次被任命为令尹(春秋时楚国最高的官职),并没有喜悦的心情(因为自认为才能足以胜任),三次被免去令尹,也没有忧郁心情(因为没有做错事情)。后因心胸坦荡通达之典。
《史记.邹阳列传》:“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,於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。”
词语分解:
- 三去的解释 犹三驱。谓三次驱逐。左传·僖公十五年:“千乘三去,三去之餘,获其雄狐。” 杨伯峻 注引 石韫玉 曰:“三去即三驱,其词应於下文之‘三败及 韩 ’盖 晋 人三败,则 秦 人三驱之矣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五星联珠
清·薛福成庸庵笔记·咸丰季年三奸伏诛:“八月朔旦,日月合璧,五星联珠,登极之日,久阴忽霁,八表镜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