粮税怎么写好看:
粮税历史词典解释
清代杂税之一。系钞关对商民贩运米、谷、豆、麦所征之税。无定额,尽收尽解。有的钞关免征,有的钞关仅征船料,有的钞关船料、额税并征。顺治、康熙时期征收标准极不统一,雍正时试图划一标准,不果而终。各关征收粮税,基本可分两种情况:大宗船载米谷,测量梁头,征收船料;小宗贩运,计石征银。乾隆七年(1742)诏免天下粮税,十三年复征。有清一代多次诏免运往灾区的粮米之税,直省粮税亦时有蠲免,但黄豆却从来不入免税之列。
词语分解:
- 粮的字典解释 粮 (糧) liáng 可吃的谷类、豆类等:粮食
- 税的字典解释 税 shuì 国家向企业或集体、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:税收
历史知识推荐:漏舶
海外贸易的专名。元官府规定:舶船由海外进港时,所带货物必须全部交市舶司清点抽分,才能发卖。如果在进港前先停舶他处发卖,或进港后隐匿部分货物不交市舶司清点抽分,即称为漏舶。犯者,杖一百零七下,全部货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