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枢密院怎么写好看:
北枢密院历史词典解释
官署名。辽代置。亦称契丹枢密院,简称北院。始置于大同元年(947)。初掌契丹及部族事务,后逐渐成为辽朝政治中心,为辽最高执政官衙。主要管理契丹及其他部族军政事务。长官为北院枢密使,下设知北院枢密使事、知枢密院事、北院枢密副使、知北院枢密副使事、同知北院枢密使事、签书北枢密院事等官。任职北枢密院者,契丹人居多,但也有部分汉人曾身居北院要职。
词语分解:
- 北的解释 北 běi 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左手的一边,与“南”相对:北方
- 密院的解释 宋 代枢密院的省称。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:“盖国初武臣皆百战猛士,至密院多有所是非干请,故为之防微。”宋史·职官志二:“中书、密院既称二府,每朝奏事,与中书先后上殿。”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十七年:“ 四川 都转运司,盖总四路财计以赡军颁﹝须﹞也,俾乘间上书,併归宣司,则是制军、制食通而为一,虽密院、户部不得如此,祖宗维持诸路之计,於此扫地。”
历史知识推荐:余吾水
即今蒙古国境内土拉河。地当大漠南北交通之要冲。资治通鉴:西汉武帝天汉四年前97,遣贰师将军李广利、强弩都尉路博德等北击匈奴,“匈奴闻之,悉远其累重于余吾水北;单于以兵十万待水南,与贰师接战”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