撒拉溪镇怎么写好看:
撒拉溪镇历史词典解释
在贵州省毕节市西南部、观音山北麓。面积145平方千米。人口4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撒拉村,人口 3410。撒拉溪,系彝语音译,意为“回族居住的地方”。相传元代为回民军队驻地。明初设屯堡,称撒喇堡。1949年为高溪乡,1954年置戈座、沙坝、高营、撒喇溪四乡。1958年置撒喇溪公社,1961年后分置撒喇溪、双龙、小龙、杨柳、沙乐、高山铺六公社。1984年改置撒拉溪镇及高营、戈座、沙坝三乡,1991年合并为今镇。产玉米、烤烟、大蒜、小麦、生漆、核桃、板栗等。有煤、硫黄等矿。有商贸、运输、建材、采煤等业。326国道贯穿全境。
词语分解:
- 撒拉的解释 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。白雪遗音·南词·立春雨水:“撒拉着花鞋懒待提,紧闭樱桃全不语。”
- 镇的解释 镇 (鎮) zhèn 压:镇尺(用金属、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,用来压书和纸
历史地名推荐:联合镇
在四川省中江县东南部。面积45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联合场,人口2530。1951年析万福乡地建联合乡。1958年为联合公社,1981年更名为联虹公社。1984年改为联虹乡,1996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