劗发文身历史词典解释
劗:剪。文:刺花纹。把头发剪短,在皮肤上刺花纹。古代吴越一带的风俗。《汉书.严助传》:“越,方外之地,劗发文身之民也。”
见“断发文身”。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越王勾践劗发文身,无皮弁笏之服。”
词语分解:
- 劗发的解释 剪发。汉书·严助传:“ 越 ,方外之地,劗髮文身之民也。” 颜师古 注:“ 晋灼 曰:‘淮南云“ 越 人劗髮”, 张揖 以为古翦字也。’ 师古 曰:‘劗与翦同,﹝ 张 ﹞説是也。’”淮南子·齐俗训:“ 越王 勾践 ,劗髮文身,无皮弁搢笏之服,拘罢拒折之容,然而胜 夫差 於五湖,南面而霸天下。”新唐书·回鹘传下:“ 駮马 者……好与 结骨 战,人貌多似 结骨 ,而语不相通。皆劗髮,樺皮帽。”
- 文身的解释 在人的皮肤上刺绘出有颜色的花纹或图形断发文身
历史典故推荐:呼天叫地
见“呼天号地”。清·唐训方里语征实卷下引暗室灯:“韩魏公曰:百姓多愚,或为枉断,抱憾终身,早夜~,我岂安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