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时伏腊怎么写好看:
岁时伏腊书法图片
岁时伏腊历史词典解释
岁:年。时:四季。伏腊:伏天腊月。谓四季时节更换之时。《旧唐书.张九龄传》:“又以其弟九章、九皋为岭南道刺史,令岁时伏腊,皆得宁觐。”
词语分解:
- 岁时的解释 一年;四季;季节前所谓权门者,自岁时优腊一刺之外,即经年不往也。——明· 宗臣报刘一丈书
- 伏腊的解释 亦作“ 伏臈 ”。1.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。“伏”在夏季伏日,“腊”在农历十二月。史记·留侯世家:“ 留侯 死,并葬黄石,每上冢伏腊,祠 黄石 。”后汉书·孝明帝纪:“今百姓送终之制,竞为奢靡。生者无担石之储,而财力尽於坟土。伏腊无糟糠,而牲牢兼於一奠。” 明 唐顺之 皇陵行:“伏臈烝尝时不后,清明寒食更浇酒。”2.指伏祭和腊祭之日,或泛指节日。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:“田家作苦,岁时伏腊,烹羊
历史典故推荐:殚谋戮力
竭尽智谋和精力。明.刘基赠谥太师文成诰.附礼部会议:“诚意伯刘基本以纯粹之学、王佐之才,同徐达、汤和辈殚谋戮力,奉翊我太祖高皇帝,削平海内,奄有中原。” 并列 竭尽智谋和精力。明·刘基赠谥太师文成诰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