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三巴牌坊历史词典解释
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半岛中央大炮台山西侧。是圣保罗教堂前壁。圣保罗教堂,中国古籍称三巴寺(三巴为葡萄牙文S.Paulo的音译),1580年为葡萄牙人所建。1835年遭大火焚毁,仅存前壁。当地人以其大、又形似中国式牌坊,故称大三巴牌坊。此壁为优质花岗石四层叠柱式建筑,用30多条古希腊式圆石柱组成。底层为前门,石柱及壁龛有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及花卉、动物浮雕、青铜镶嵌。前壁广场连接68级宽大的石阶,沿山坡而下。造型挺秀典雅,富西方宗教艺术色彩。此孤立的一壁因结构稳固,虽经150多年风雨,至今仍屹立于岗顶上。是澳门著名古迹。
大三巴牌坊
词语分解:
- 牌坊的解释 形状像牌楼的建筑物,旧时用来宣扬封建礼教所谓忠孝节义的人物。如:贞节牌坊;功德牌坊
历史地名推荐:塔院寺
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南侧。原是显通寺的塔院,明代重修舍利塔时独立为寺,改用今名。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和藏经阁,舍利塔居中。高大的白塔分外引人注目,人们把它看作五台山的标志。 在山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