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灰之刑怎么写好看:
弃灰之刑历史词典解释
古代苛刑之一,凡将烧余的灰丢在路上的,要处以黥刑。《史记.李斯列传》:“故商君之法,刑弃灰于道者。”张守节《正义》:“弃灰于道者,黥也。韩子曰:‘殷之法,弃灰于衢者刑,子贡以为重,问之。仲尼曰,弃灰于衢必燔,人必怒,怒则斗,斗则三族,虽刑之可也。’”
词语分解:
- 弃灰的解释 把灰烬弃在路上。 殷 代对弃灰于道者断其手, 商君 对弃灰于道者处黥刑用以立威治国。韩非子·内储说上:“ 殷 之法刑弃灰於街者。 子贡 以为重,问之 仲尼 。 仲尼 曰:‘知治之道也。夫弃灰於街必掩人……虽刑之可也。且夫重罚者,人之所恶也;而无弃灰,人之所易也。使人行之所易,而无离所恶,此治之道。’” 汉 桓宽 盐铁论·刑德:“千仞之高,人不轻凌;千钧之重,人不轻举。 商君 刑弃灰於道,而 秦
- 刑的解释 刑 xíng 对犯罪的处罚:刑罚
历史典故推荐:二疏散金
源见“疏傅散金”。谓挥金待客。表示为子孙长远着想或欢娱以度晚年。唐 李瀚蒙求:“二疏散金,陆贾分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