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正司怎么写好看:
道正司历史词典解释
官署名。管理道教事务之机构。元代始设于各州,掌理道人词讼。凡遇道士与百姓发生词讼,则与地方官府共同处理。长官为道正。洪武十五年(1382)亦置于各州,掌钤束一州之道人。长官仍为道正。清沿明制未改。
词语分解:
- 道正的解释 1.道观的住持,观主。 宋 苏轼 乞桩官钱氏地利房钱修表忠观及坟庙状:“勘会当州 天庆观 道正通教大师 钱自然 ,本 钱氏 直下子孙,欲令 钱自然 永远住持。”2. 清 代州属掌管道教事宜的机构道正司的长官。清史稿·职官志三:“府道纪司都纪、副都纪,州道正司道正,县道会司道会,各一人。遴通晓经义,恪守清规者,给予度牒。”
- 司的字典解释 司 sī 主管,操作:司法
历史知识推荐:蔡法度
南朝梁济阳治今河南兰考东北人。家传律学。齐武帝时删定郎王植之尝集注张斐、杜预旧注晋律,合为一书,共一千五百三十条。因未施行,其文殆灭。他独能言之。梁武帝使兼尚书删定郎,损益植之旧本,又令尚书令王亮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