献费怎么写好看:
献费历史词典解释
汉代郡国上缴中央政府的部分赋税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高帝十一年(前196)诏曰:“令诸侯王、通侯常以十月朝献,及郡各以其口数率,人岁六十三钱,以给献费。”即规定郡国每年十月交纳献费,以居民口数为根据,每人每年六十三钱。一说献费为算赋以外的另一项赋税。
词语分解:
- 献费的解释 古时进献朝廷的税赋钱。汉书·高帝纪下:“﹝詔﹞令诸侯王、通侯常以十月朝献,及郡各以其口数率,人岁六十三钱,以给献费。”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:“按 西汉 政府的规定,在诸王列侯的封国里,田租、算赋和口赋由诸王列侯征收,但要交一部分给皇帝作为献费或祭祀宗庙的酎金。”
- 献的字典解释 献 (獻) xiàn 恭敬庄严地送给:奉献
- 费的字典解释 费 (費) fèi 用钱财:花费
历史知识推荐:伴书
官名。明代建文中于诸亲王府增设,与伴读、伴讲合称三伴。一人。掌侍从亲王,陈设经史。进见亲王时,侍坐,称名而不称臣,礼如宾师。成祖即位后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