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禾子釜怎么写好看:
子禾子釜历史词典解释
战国时齐国青铜量器。清咸丰七年(1857)出土于山东胶县(今胶州)灵山卫。 同出有陈纯釜、左关。 小口,大腹,形似坛而有双耳。高38.5厘米,深38.2厘米,口径22.3厘米,腹径31.8厘米,底径 19厘米。实测容量20460毫升。腹壁刻铭文九行一百零八个字,多有磨泐,大意是,子禾子命令某往告陈得,左关使用之釜以官府廪仓之釜为准,左关使用之以廪为准。 如关吏舞弊,减少或加大其量,都当制止,不从命者则论其事之轻重,施以刑罚。一说铭文中有人名陈得,亦见于齐宣王时的陈璋壶铭,两器时代当相近。或说子禾子即田齐太公田和子,此器当为田和立为诸侯(前386)前所铸,约在公元前404—前385年间。器铭自名为釜,应即是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所记齐量“豆、区、釜、钟”之釜。由此器可知齐国陈氏(即田氏)新量中一釜之容量的实数,系了解战国时田齐容量制度的重要资料。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。
词语分解:
- 子的解释 子 zǐ 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
- 釜的解释 釜 fǔ 古代的一种锅:釜底抽薪
历史知识推荐:三司勾院
官署名。宋代三司所属机构,掌审查全国申报三司的钱粮百物出纳帐册簿籍。以勾院判官主管,其下有勾覆官。三司分设盐铁、度支、户部使时,勾院亦分为三部,由三部勾院判官主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