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留守怎么写好看:
北京留守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北宋陪都北京留守司长官,员一人,以知府兼任,掌守卫、弹压之事及钱谷、兵民之政。金贞元元年(1153)于北京留守司设,为长官,秩正三品。带本府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。又,唐北都留守曾于天宝间改称北京留守,肃宗时复旧称。
词语分解:
- 北京的解释 1.指 建康 。即今 南京市 。 南朝 宋 都 建康 ,位在当时疆土之北,因谓之北京。文选·谢瞻<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>诗:“祗召旋北京,守官反南服。” 李善 注:“言 庾 被召而旋帝京,己守官而莅南服也。”2.指 京口 。在今 江苏 镇江市 。 京口 是 南朝 宋 的发祥地, 文帝 又生于其地,因称之为北京。宋书·文帝纪:“朕违北京,二十餘载,虽云密邇,瞻途莫从。”3.指
- 留守的解释 部队、机关等离开时,部分人员在原驻地担任守卫、联系等工作
历史知识推荐:度支侍郎
官名。1两晋、南北朝尚书度支郎之资深勤能者可转侍郎。隋初置为度支司长官,正六品上。初隶度支尚书,开皇三年583后隶民部尚书,从五品。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名度支郎。2即“户部侍郎”。唐显庆元年656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