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匈奴中郎将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亦作使匈奴中郎将或匈奴中郎将。东汉置,掌监护南匈奴单于,参预司法事务,并助南匈奴防御北匈奴侵扰。设一人,持节,秩比二千石。设府,官属不定,随事而置,主要有副中郎将、副校尉、司马、从事、掾史等。东汉末罢。三国魏明帝复置,仍监护南匈奴事务,多以并州刺史兼任,使持节或假节,四品。晋沿置,十六国前秦、后秦皆置。南朝宋以授北凉沮渠蒙逊。北魏初置,一度罢,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三品中,二十三年改从三品。北齐沿置,从三品。
词语分解:
- 中郎将的解释 1 官名。秦置。西汉时皇帝卫侍有五官中郎将的名号;地位仅次于将军武以中郎将使持节。——汉书·李广苏建传2 又副中郎将张胜。
历史知识推荐:太丘
春秋战国宋地。史记·六国年表:周显王三十三年前336,“宋太丘社亡”。今地无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