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楮三年怎么写好看:
刻楮三年历史词典解释
谓技艺精湛需经长期的磨炼。宋陆游《别曾学士》诗: “画石或十日,刻楮有三年。” 参见:○楮叶
词语分解:
- 刻楮的解释 语本韩非子·喻老:“ 宋 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,三年而成。丰杀茎柯,毫芒繁泽,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。”象,指象牙。后因以喻技艺工巧或治学刻苦。 唐 黄滔 刑部郑郎中启之一:“比者伏蒙曲念虚芜,荣流咳唾,诲以磨铅未至,刻楮非工。” 宋 陆游 别曾学士诗:“画石或十日,刻楮有三年。” 明 瞿佑 归田诗话·鼓吹续音:“仍自为八句题其后云:……半生莫售穿杨技,十载曾加刻楮功。”
- 年的解释 年 nián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:一年
历史典故推荐:述而不作信而好古
述:陈述。作:创作。信:信仰。 只阐述前人成说,自己并不创新。信奉并爱好古代文化。语出论语.述而:“子曰:‘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窃比于我老彭。’”汉书.礼乐志:“修其旧文,放郑近雅,述而不作,信而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