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历史词典解释
汉.司马迁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闻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
后因以“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”用为指愚笨的人经过反复考虑,总会有可取的地方的典故。多用作自己发表意见时的客气话。
鲁迅《花边文学。“……”“□□□□”论补》:“对于此道,我没有那么深造,但‘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’,所以想来补一点,自然,浅薄是浅薄得多了。”
主谓 愚笨者的种种考虑之中,总会有一点可取之处。语出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闻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必有一得。”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名人和名言》:“可是我想,‘愚者千虑必有一得’,盖亦‘悬诸日月而不刊’之论也。”△贬义。常用于对己见的谦称。 →千虑一得 ↔百无一是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。也作“千虑一得”、“愚者千虑,或有一得”、“愚者千虑,亦有一得”。
词语分解:
- 一得的解释 一点收获。得,收获、心得,名词。史记·淮阴侯列传:“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虑,思考不如己者,问焉以求一得。——清·刘开问说
历史典故推荐:水陆并进
三国志•蜀志·先主传:“先主与吴军,水陆并进,追到南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