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辟蹊径怎么写好看:
独辟蹊径书法图片
独辟蹊径历史词典解释
蹊径:小路。独自开辟新路。比喻处事有独创的新方法。清.叶燮《原诗.外篇上》:“抹倒体裁、声调、气象、格力诸说,独辟蹊径。”
述宾 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新方法。清·叶燮《原诗·外篇上》:“于是楚风惩其弊……抹倒体裁、声调、气象、格力诸说,独辟蹊径。”※蹊,不读作qī。△褒义。多用于创新方面。→独出心裁 独具匠心 苦心孤诣 别开生面 独树一帜 标新立异↔步人后尘 裘人故技 墨守成规 人云亦云 江郎才尽 亦步亦趋 如法炮制。也作“独开蹊径”、“独辟畦径”。
词语分解:
- 独辟的解释 独自开拓;独创。 严复 译赫胥黎<天演论>序:“二千年来,士徇利禄,守闕残,无独闢之虑。”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五节:“但是 孟子 的仁政学说,含有不少独辟的积极思想,如…… 武王 伐 纣 是诛独6*夫不是弑君。”
- 蹊径的解释 路径;办法筑蹊径。——晏子春秋将原先王,本仁义,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。——荀子·劝学只好另辟蹊径
历史典故推荐:耸壑昂霄
耸:矗立;昂:高举。山谷耸立,高举入云。比喻大展才智,飞黄腾达。亦称“腾霄昂壑”。为隋吏部侍郎高孝基评价房玄龄时之语。房玄龄事迹见“千里犹面”条。史载,